
AI科技已经走进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管是打游戏的AI,还是跳舞的AI,或者AI翻译、语音助手、无人驾驶系统、预测地震的AI等等都只是AI多种用途的一部分。虽然目前AI技术还有局限,但是因为AI的高智商为未来带来了无限可能,许多公司都有在开发这项技术。
从近两年AI取得的成就来看,其学习速度真的很快,目前AI取代人类统治世界还不太可能,但是科研人员认为AI模仿人类情绪也不是不可能,比如3月份英国剑桥大学研发的一款模仿人类表情的读心AI查尔斯。那么问题来了,AI会不会也像人一样会抑郁?
AI是如何体验情感的
在今年3月举行的美国纽约大脑和机器的规范计算研讨会上,神经学科学家和AI专家们讨论了人类与机器的相似之处。在研讨会上,知名神经科学家Azchary Mainen认为机器可能也会向人类一样面临“心理”问题,当然这是要建立在机器和人类有同样思想的基础上。
据了解,Mainen的工作领域是计算精神病学,是指用AI、VR、强化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来诊断和治疗幻觉和抑郁等精神疾病。Mainen认为可以将计算精神病研究反向应用在AI计算机上,因为AI可能也会遇到与这些病人相似的情感问题。
关于如何让AI的思想更接近于人类,科学家提出可以在AI机器中使用类似人类荷尔蒙的系统。曾经有研究发现,在机器中使用与荷尔蒙类似的系统可能会让机器产生一定程度的情感认知,而且科学家们认为相较于其他人类情感,机器更容易感到抑郁。
所以AI真的会抑郁吗?
Mainen与其科研团队将人类的情感与所谓的机器情感对比后发现,机器的大脑中也会产生像血清素一样的成分,而且这种成分会造成机器产生抑郁,不过这种抑郁并不只是单纯的情感。在近距离观察后,科研人员发现AI抑郁的原因通常是是没办法完成一些任务。
有些人认为血清素能给人带来快乐,但实际上荷尔蒙会将血清素转化成一种让大脑意外的元素,其带来的影响既不消极也不积极。Mainen解释道,当人类遇到从未遇到过的情况时就会感觉抑郁,比如某人受了重伤没办法适应身体的不便,就会感觉到难过。
同样,机器在碰到没办法胜任的任务时,也会做出相同的表现。Mainen的科研团队通过对比计算分析和神经学理论后推断出AI的控制开关和人体的神经调质和荷尔蒙很像,AI机器中也有类似于血清素的控制开关,能够控制学习的速度。
因此,AI在遇到完全不了解的新事物时,其内部系统会陷入不确定的状态,控制开关没办法保持AI的状态,进而AI陷入了所谓的抑郁。本文系青亭网翻译自:Forb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