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AR/VR,MIT研发垂直堆叠全彩色Micro LED制造工艺

青亭网( ID:qingtinwang )--链接科技前沿,服务商业创新

2月7日消息,一个来自MIT的工程科研团队,研发了某种适用于AR/VR设备的垂直全彩色Micro LED工艺,利用该工艺制造的AR/VR屏幕,具有更清晰、缺陷更少等特点,并号称是市面上最小的Micro LED。据悉,该研究得到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DARPA、LG电子、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美国能源部等机构支持,其成果已在《自然》期刊上发表。

MIT_Vertical-LEDs-01-PRESS_0

简单来讲,该方案的优势包括:PPI高、尺寸小、单像素支持完整色域、可混合所有颜色、耗电少、使用寿命长、制造良率高等等。

据青亭网了解,这项研究目的是解决Micro LED在像素数量、像素密度方面的局限,从而缓解AR/VR中常见的纱窗效应。科研人员指出,LED屏幕很难同时兼顾小尺寸和高性能,这种局限在AR/VR等近距离显示方案中更加突出,由于AR/VR屏幕的像素密度不够大,人眼在近距离观看时可明显观测到像素间距(呈条纹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研发了一种堆叠二极管工艺,利用垂直的方式堆叠多色像素,取代将RGB三色的LED(发光二极管)水平排列的传统方式,其好处是可进一步缩小LED屏幕的尺寸,理论上可以将像素面积减少三分之一。细节方面,通过在每个像素的RGB三色膜上施加电压,每个像素堆叠都可以生成完整的色域,像素宽度大约4微米,可封装到5000ppi的Micro LED中。

Jeehwan Kim指出,研究表明,垂直像素化,是一种在更小面积内实现更高分辨率显示的方式。而更高的分辨率,也意味着更细腻的AR/VR画质、更好的沉浸感。而相比于Micro OLED,科研人员认为,Micro LED的优势在于性能更好、耗能更少、使用寿命更长。相比之下,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容易逐渐老化,并且越来越靠近可缩小尺寸的极限。

不过,制造Micro LED需要极高的精度,制造良率低。为此,MIT科研团队提出了一种无需精准逐像素对齐的Micro LED制造方案,好处是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截至目前,该团队已经展示了培养、玻璃和堆叠超薄LED的技术。

MIT-micro-LED-Nature-journal-image

参考:Auganix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青亭网微信号(ID:qingtinwang),或者来微博@青亭网与我们互动!转载请注明版权和原文链接!
青亭网

微信扫码关注青亭网

青亭网

青亭 | 前沿科技交流群01

责任编辑:小新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登录

忘记密码 ?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Q Q 登 录
微 博 登 录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