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特尔(Intel)想通过一种有意思的方法,让更多的人玩得起、玩的了虚拟现实(VR)。Intel一款名为“Portal Ridge”的系统可以通过WiFi直接把SteamVR上的内容串流到基于手机的头显中,并用Vive追踪器和手柄来进行头显和手部追踪。
Intel在旧金山举办的一次活动上,我亲自观看了Portal Ridge的概念验证。该系统构成包括由一台强大的主机来运行Steam、一部谷歌Pixel智能手机、Daydream头显以及Vive追踪器和手柄。Pixel手机内置的5GHz频段802.11ac WiFi可以把主机上的内容像传视频一样串流到手机里。附在Daydream前端的Vive追踪器可以进行完全位置追踪,Vive手柄也能达到你对手部追踪的要求。
头显中看到的图像有明显压缩痕迹,延迟现象也有改进空间,不过总体来说,作为一次概念验证,Portal Ridge还是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我还在Vive上玩了一遍《The Lab》,和我预想的体验完全一样。如果再进行一些技术优化,该系统潜力巨大。也许不久的将来,消费者只要花一副高档头戴式电脑耳机的钱,就能享受到高端的VR体验。尽管许多VR设备通过利用用户自己的手机充当硬件来节约成本,Intel还想进一步简化VR对个人电脑配置的要求。
Intel不是第一个想到在手机移动端玩VR的公司。这一点VRidge之前就已经做到了。不过,Intel的系统更进一步,它把一些需要主机上进行的VR专用的渲染工作交给手机来完成,也就是说,即使主机不是特别强大,也不会影响体验质量。
Intel VR卓越中心的主管金·帕里斯特(Kim Pallister)告诉我,Intel与游戏开发公司Valve合作,以在主机上获得一些未经畸变的VR渲染画面,Intel把这些未畸变、经过预调的图画串流到手机里,并在手机上做最后处理,如桶形畸变、反色散和时间扭曲。
帕里斯特承认,相比一台高档游戏电脑所能进行的VR渲染,手机能处理的只是一小部分,不过,对于功能不够强大的电脑来说,把一些工作交给手机来完成可以大大提高效率,也能降低对支持VR系统的配置要求。
尽管这次的概念验证还需要Vive追踪器和手柄(以及并不可少的SteamVR追踪基站)进行位置追踪和手部追踪,帕里斯特表示,将来有内置inside-out定位追踪技术的手机的出现,会把这些都省去,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
如果想将该技术落实成产品,可以设计一组PC客户端和手机客户端应用,两个客户端可以互相对话。假设一款相对便宜的mobile shell头显加上用户自己的手机,通过手机进行inside-out追踪和手部追踪,就不需要额外的手柄了。这可能是让VR低成本化的最好方式,如果一些特殊游戏需要更高的精确度,还能升级专用手柄。
Intel表示它们暂时不打算把该技术做成产品(该公司向来的传统),但是它们愿意与潜在合作伙伴作进一步交流。